2024年度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小学公开招聘教师通知
为做好2024年度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小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小学教师(硕士)工作,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和中共安徽委组织部、安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安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员暂行方法〉的公告》(皖人社发〔2010〕78号)规定,现就有关事情通知如下:
1、招聘原则(一)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二)坚持考试考察、择优聘用。2、招聘计划小学教师4名,纳入编制管理。职位名字 | 职位代码 | 招聘人数 | 专业 | 其他条件 |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 | 4000215 | 1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详见下文 |
小学习语文教师 | 4000216 | 1 | 中国语言文学或学科教学(语文) | 详见下文 |
小学习数学教师 | 4000217 | 1 | 数学或学科教学(数学) | 详见下文 |
小学科学教师 | 4000218 | 1 | 物理学或化学或生物学或学科教学(物理/化学/生物) | 详见下文 |
3、招聘条件
招聘对象为符合招聘职位条件的职员,且需要符合以下条件:(一)具备中国国籍。(二)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共领导和社会主义规范,坚持以习近平新年代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维持高度一致。(三)具备好的品行。(四)适应职位需要的身体条件。(五)应届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国(境)内外获得硕士学位者,硕士学制须为两年制及以上且经过教育部学历学位认证。(六)年龄低于28周岁(1996年1月1日(含)将来出生)。(七)通过英语六级或达到英语六级水平。(英语六级≧425或TEM-860或雅思6.0或托福(internet-based)80或托福(paper-based)550)。(八)具备相应学科的教师资格证书。(九)面试小学习语文教师岗须拥有二级甲等及以上中文水平证书,其他职位须拥有二级乙等及以上中文水平证书。(十)本硕专业一致或相近。应届毕业生包含以下职员:1.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2.纳入国家统招计划、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2022年、202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和在择业期内(国家规定择业期为二年)未落实工作单位,其户口、档案、组织关系仍保留在原毕业学校,或保留在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3.参加服务基层项现在无工作历程的职员,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后2年内未落实工作单位。4.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或毕业当年入伍,退役后(含复学毕业)2年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退役士兵。5.2024年获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职员;与2022年、2023年获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且未落实工作单位的留学回国职员。6.其他按规定可享受应届毕业生有关政策的职员。(十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员,不能考试报名:1.不符合职位招聘条件的职员;2.在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3.现役军人;4.在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因违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置规定》被记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面试职员诚信档案库,且记录期限未满的职员;5.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职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职员、遭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同意纪律审察的职员、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者正在同意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职员;6.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尚在最低服务年限内的机关、事业单位正式在编员工;7.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参加考试报名或聘用为事业单位员工的其他情形职员。考试报名者不能考试报名聘用后即构成《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第六条所列情形的职位。4、报名自发布招聘通知之日起至2024年4月18日18:00截止,面试者进行在线报名,报名材料如下:1.身份证(正反面);2.第一学历至最高学历学位证书(暂未获得的,须提供学校核发的就业推荐表和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3.英语成绩证书;4.教师资格证书、中文证书;5.属国家规定的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届毕业生,须依据其身份,相应提供档案等有关材料所在单位证明,或服务基层项目有关证明材料,或退役士兵有关证明材料,与本人关于在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书面承诺等材料。6.其他材料:如党员证明、获奖评优证书等;7.知情承诺书(附件3)。报名材料按以上顺序合并成一个PDF文件(低于10MB)与附件1、附件2打包后统一发送至报名邮箱:aydrsczp@163.com(邮件主题命名为职位代码-名字)。不按此格式一律不予受理。每位面试者限报一个职位,多报不予受理,请不要重复投递报名材料。考试报名职员填写的信息需要与本人实质状况、考试报名条件和所考试报名的职位需要相一致,并保证所提交的材料真实、准确、完整。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考试、聘用等资格。5、资格初审报名截止后,学校根据招聘条件和需要对面试职员进行资格审察,通过资格审察职员名单在安徽医科大学人事处网页公布。凡与考试报名资格条件需要不符或不可以按规定提供证件材料的,取消其参加考试资格。笔试根据1:3比率开考,低于规定比率的职位相应核减或取消,并在学校人事处网站公布。6、考试考核由统一笔试、心理健康评测、面试等组成。考试时间另行公告。(一)统一笔试笔试内容:《教育综合常识》和《学科专业常识》两科,范围以《安徽2024年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省命题考试笔试大纲》为准。学校根据面试职员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职位招聘计划数1:3比率确定参加心理健康评测及面试的人选。若最后一名笔试成绩多人并列,则均进入心理健康评测及面试。笔试每科满分为120分,按《教育综合常识》占40%、《学科专业常识》占60%合成笔试成绩。合成笔试成绩最低分数线为60分,达不到最低分数线的,或考生有一科无成绩的,不能进入心理健康评测及面试。笔试成绩于考试结束7个工作日内在学校人事处网站公布。(二)资格复审经资格复审,凡与考试报名资格条件需要不符或不可以按规定提供证件材料的,取消其后续考核资格。资格复审职员需携带《安徽医科大学面试职员报名审批表》(见附件2)、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英语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中文证书等报名材料,以上材料均须提供原件和复印件1份(现场查验后,原件退还本人)。获得海外境外学历学位的,须提供教育部的学历学位认证原件。(三)心理健康评测没有进行心理健康评测的职员不能进入面试环节,心理健康评测作为确定拟聘职员的要紧参考。(四)面试采取上课、说课等方法进行,主要考察面试职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仪表举止等。面试具体策略和时间待定。面试设立考官组,考官人数为7人,其中外聘考官数目占考官组人数的一半以上。面试成绩分别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将它余考官评分相加后加以平均,计算出的分数即为面试成绩。面试设定最低分数线为70分,面试成绩低于70分者,不予进入考察环节。7、成绩合成面试职员最后成绩=笔试合成成绩1.250%+面试成绩50%,计算时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学校依据最后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1比率等额确定体检、考察对象(如最后成绩相同,则依次以考试报名职员的笔试成绩、笔试中学科专业常识成绩为依据,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并在学校人事处网站上公布。8、体检和考察体检工作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公务员局《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公告》和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员体检工作的公告》(皖人社秘〔2013〕208号)等有关规定实行。考察工作依据拟聘用职位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知道学会考察对象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职位匹配等方面的状况与学习工作和考试报名期间的表现,同时要核实考察对象是不是符合规定的考试报名资格条件,提供的考试报名信息和有关材料是不是真实、准确,是不是具备考试报名回避的情形等方面的状况。依据《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实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推行建议》(皖办发〔2017〕24号)等文件精神,考察结束时考察对象仍是失信被实行人的,考察环节不予合格。9、公示依据招聘通知规定和考试考察结果,将拟聘职员在学校人事处网站公示7天。在考察、体检、公示等环节中,因不合格或个人舍弃等出现缺额的,根据规定程序和时限,在同职位考试报名职员中,按最后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递补各低于2次。10、签约聘用经公示无异议或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由学校根据规定或有关材料报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理有关聘用报批手续。对违反公开招聘规定或未能在学校需要的报到期限内提供招聘职位所需要的相应层次的学历、学位等证书的考试报名职员,取消其聘用资格。依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规定,事业单位新进职员实行聘用制,须与招聘单位签订聘用合同,并按规定实行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十1、有关事宜1.面试职员须按我校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报到手续,报到时需提供学历及学位证书等(在海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还须提供《海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材料。对违反公开招聘规定或未能提供招聘职位所需要的学历、学位等材料的考试报名职员,取消其聘用资格。2.本次招聘工作按人事考试规则和保密、回避等规定组织推行,欢迎社会和广大教职工监督,监督电话:0551-65167727。3.面试者应付照招聘条件需要投递简历,对不符合学校招聘条件需要的职员学校一律不予聘用。资格审察贯穿于招聘工作全过程,如在招聘过程中任何环节发现有违纪违规、材料不齐、提供不真实信息或面试者条件不符合招聘职位条件需要等状况的,随时取消面试资格或解聘。由此导致的后果,由面试者本人负责。4.本《通知》未规定的以上级主管部门政策为准,未尽事宜,由学校人事处负责讲解。咨询电话:0551-65161028,联系人:张老师。附件1-4.rar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得最新开课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