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冥节
三冥节指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
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中元节:每年阴历7月十五为“中元节”,也称“盂兰盆节”,(肯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的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7月半。
寒衣节:阴历10月初中一年级,为送寒衣节。这一天,特别重视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
2、三元节
三元节,是传统节日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合称。
道教觉得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即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
上元节: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
中元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7月十五,称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
下元节: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10月十五,称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是日。
刷题巩固
【例题】三冥节指的是( )。
A.清明节
B.中元节
C.下元节
D.重阳节
答案:AB
【分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三冥节指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这三个汉族传统节日。这三个节日都是以祭祀祖先、亡亲等鬼魂为中心与主题的,因此大家合称之为三冥节。
A项正确,清明节是指春分后十五天,目前是4月5日,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大家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B项正确,中元节,阴历7月15日,俗称鬼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大家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类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获。
C项错误,寒衣节,每年阴历10月初中一年级,又称"10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国内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来自于周代。寒衣节时尚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正月15日称上元佳节,庆元宵;7月15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下元节,中国传统节日,为阴历10月十五,亦称"下元日"、"下元"。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
D项错误,重阳节是指每年的阴历9月初9日,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风俗。重阳节不是三冥节。
故正确答案为AB。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得最新开课信息)








